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66章 药效

说起这两种不同组分的活性蛋白质溶解酶提纯经过,胡岱源则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:“禹老师,说起这活性溶解酶的提取,可真像过山车一样,详细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呢。您的时间紧啊,我就拣重要的简单说说。

“您也知道,前一阶段,我们把目光瞄在麒麟掌和仙人掌上,也从中提取出可以破坏病毒核酸结构的有效药物组分来。但是,放在试验中,却发现效果实在是不甚理想。

“赵老带着金兆铭他们在研究《端木医案》后认为,食肉类植物才是杀灭蛇缠腰病毒的君药,我们立马转变了研究方向,尝试从食肉类植物中提取有效药物组分,可是真没有想到遇见拦路虎,对《端木医案》中端木父子所记述的十多种食肉类植物,经过一百多次实验,所提取物却对带状疱疹病毒没有多大攻击作用。”

“后来呢,你们是怎样攻破这个难题的?”禹若冰虽然对胡岱源这种故弄玄虚般的表功式叙述有点儿不耻,但也不得不承认被吊起了胃口,好奇心大增,迫不及待地问道。

“我们把试验情况反馈后,赵老和小金他们反复研读《端木医案》中关于治疗蛇缠腰的病案,终于发现了我们的失误。哈哈,禹老师可能连您也不会想得到,我们犯了和屠呦呦研发青蒿素以前那些人的错误!”胡岱源像说书一样,卖起了关子。

“你是说,绝大多数医家是把青蒿煎煮,让青蒿素失去了活性的事?”禹若冰对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曲折历程可谓是熟记于心。他晓得,包括屠呦呦之前的试验,一度也是按照传统的中药剂制作方法,把青蒿加水煎煮,试图从熬成的药汤中提取药物组分,然而却以屡屡失败而告终。后来,也是她细心地研读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关于青蒿治疟的用药记载后,终于从“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”这十五个字的简短记述中获得了灵感。她发现在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里,看似必不可少的加热步骤,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活性成分。而在较低的温度中提取,则有可能有助于保持青蒿中有效抗疟成分的活性。后来,她改变了试验路线,大胆地尝试使用较低温提取方法之后,从而使提取物的活性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
“是的。”胡岱源回答道:“蛋白质溶解酶是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,既然是‘有机’的,必定耐不住高温,会在煎煮熬制中失去活性。这也是我们在试验中屡屡失败的根本原因。”

“赵老他们是怎么发现你们的失误的?”禹若冰饶有兴趣地追问道。

“嗬嗬,赵老他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