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四、北宫

登基大典过后,北宫恢复了无人问津的清冷,成天见不到几个活人影子。如果不是外面虎勇军的严防死守,赵承熙会以为赵宣哲已经忘记了自己。

空旷的北宫,除了一个小诗女,没有被安排任何仆从,所有的吃穿用度都需要与守卫的人说,还常有克扣和缺失。小侍女还是个比赵承熙还天真愚蠢的,聊不得几句就会流泪。

赵承熙二十多年的人生,从王府到皇宫再到沧州,直到如今,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苦难。

唯一值得庆幸的是,新皇登基杂务众多,赵宣哲有很多事情要忙,没有如赵承熙料想的那样成日找他的麻烦。

看不见赵宣哲,却是总有消息时不时传来。

赵宣哲的名声很好,在太子时期就颁布了一些利民条例,如今登基更是大刀阔斧整顿官员,很得百姓爱戴。盛世开明,一片欣欣向荣,莫过如此。

而北宫中的赵承熙,这个短暂出现过的废太子,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议论。

也许是人太无聊了就喜欢回忆过往,赵承熙才弱冠之年,却已经经历过许多大起大落,故而人生阅历也算丰富。北宫的生活漫长无趣,咀嚼一些曾经的往事,能够让他的身体与精神不至于衰老在死寂之中。

赵宣哲是赵承熙的七弟,先帝亲子,他的母妃却并非正统赐婚的千金小姐。彼时先帝还是太子,太子妃郑妃怀有身孕,她身边的一名宫女偶然得见皇帝,在仅有一次的宠幸中,宫女有幸得以怀上孩子。

这个宫女王氏,就是赵宣哲的母亲,在生下赵宣哲三月后病死,药石罔效。其中真相,曾有传言说是郑氏嫉恨,故而派人逼迫王氏自尽,以换取他的儿子不被陷害。

不论如何,确实没有人针对王氏产下的儿子。年幼的赵宣哲成了东宫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东西,不知怎么活过的吃奶的年纪,反正也没有人关心。

在赵承熙六岁那年,他的父皇登基,四岁的赵宣哲终于被皇帝想起,成了一众皇子身边的跟屁虫。

宫中皇子兄弟六人,没有一个人看得起这个最小的七弟。其中对赵宣哲敌意最重的是二皇子和六皇子,他们两个都是太子妃郑妃——也就是皇后的儿子,如同他们的母亲憎恶那个王氏宫女一般,两人毫不掩饰自己对赵宣哲的敌意。

小孩子还没到后来杀人如麻的狠毒,却也有天真的残忍。赵宣哲六岁以前,傻子一样无论兄长们怎么赶他都不放弃,喜欢跟在一群人后面,抓着他们的衣摆口齿不清地叫哥哥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