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六十九章罗汝成的大胃口

就在曹雄兴奋不已地接受两艘新购的盖伦船时,在巴达维亚外海,一只由八艘明式福船、海沧船、飞鸟船等构成的船队逐渐驶向爪哇岛海岸。

罗汝成站在船梶,看着身后的那些船,心里有些激动,也有些恍然。

除了他的“拓产2号”和周应平的福船外,其他跟着过来的船都装满了移民。从大明出发的时候,一共装运了一千百四百余人,但到了这个时候,还剩下一千一百多人。而他们在上船时,还是尽可能挑选的青壮男女。

其实,如果有可能的话,罗汝成恨不得再多装些人上船。他跟着周应平经大运河至徐州时,在船上看到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场景,运河两侧布满了密密麻麻逃难的流民。

运河附近的难民,绝大部分都是露天栖息,绵延十几里,靠着官府每天一次的施粥,勉强吊着一条命。

而在整个流民营地,每天早上,都会陆陆续续抬出去几十具尸体。十一月的淮北,冷风如刀,气温低至几度。流民根本没有任何遮蔽,只能彼此拥靠着,互相取暖。

许多流民会在漫无边际的大营里徘徊,一旦看到有人死去,会立即剥下他(她)的所有衣物,围在自己的身上。

成千上万的流民,默默的忍受这饥饿和寒冷,期望着官府能尽力来救助他们。

然而,运河附近的州县,根本没有能力救助如此多的流民。但他们也不敢强行驱散遣返这些流民,只能派出大量的卫所兵士,将数万流民分割成几块。

花了半个月时间,罗汝成将携带的渤泥珍宝全数委托周应平作价处理,得银四万多两。

然后由周应平出面,向官府提出,是否可收拢部分流民去南洋垦殖。

当地官员闻讯,大喜过望。直接派了一个千户带着百十个卫所兵,领着周应平和罗汝成就去了流民大营。

罗汝成与几个老兄弟抬出几筐馒头,仅仅吆喝了一声,“去南洋垦殖,管饭!”

瞬间,涌来数千流民,个个拖着虚弱的身体,拼命地往前挤着,嘴里嘶哑着,表达愿意前往南洋。

一百多个卫所兵士,举着棍棒刀鞘将拥挤上前的流民尽数驱赶开,让他们保持秩序。

罗汝成望着那些充满期盼的众多流民,心下一狠,站在一高处,大声说道:“工匠、艺人,还有读书人优先,……只要青壮!”

旁边站着的那个卫所千户,奇怪地瞅了瞅罗汝成。收拢流民,挑选青壮,无可厚非。怎么的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